6
巴伐利亚山嗅猎犬
无
Bavarian Mountain Scenthound
德国
19世纪
追踪猎物
44-52cm
17-30kg
暂无数据
中型犬
狩猎犬
暂无数据
友善程度:
口水程度:
掉毛程度:
喜叫程度:
粘人程度:
体味程度:
饲养难度:
训练难度: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运动需求:
美容需求:
巴伐利亚山嗅猎犬起源于德国的巴伐利亚,可能是汉诺威猎犬和提洛尔猎犬杂交培育的品种。在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除专业森林管理员和渔猎监督人员外,很少有人能看见这种机智、能嗅猎物留下淡淡气味并追猎的犬。它们通常能独立地同主人狩猎。因为中欧猎人的信条是:不应当让受伤的猎物自己死去。所以当受伤猎物血的气味变淡而又不知猎物逃跑方向时,则让巴伐利亚山嗅猎犬反复嗅寻、追猎。
利亚姆猎犬(Leithunde)和利亚什猎犬(Schweisshunde)都是原始猎犬“布雷肯”的后代。所有纯种的“布雷肯”都有最灵敏的嗅觉来追踪地面的气味和踪迹,他们对气味很坚定,有强烈的追踪意愿,而且很容易闻到气味。
人们根据需要开始选育可靠、有毅力的布雷肯,这样可以用皮带牵引着它们寻找猎物的踪迹。利亚姆猎犬(擅长追踪自然、变淡的气味)和利亚什猎犬(擅长追猎受伤的动物)慢慢的从那些沉着、顺从的布雷肯犬中培育出来的。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通过基因上相当接近的品种的杂交,出现了今天的汉诺威猎犬。1848年革命后,随着大型狩猎庄园的解体,通过跟踪和躲藏(伏击狩猎)的新型狩猎方式取代了以前的狩猎方法,同时随着火器的改进,人们需要“射击后”的寻回猎犬。特别是在山区,对于人们来说汉诺威猎犬太重,人们无法享受那种咆哮追逐、激情四射的狩猎。
为了达到预期的成就,即使是在困难的山区,雷琴霍尔(Reichenhall)的卡尔格-贝本堡(Karg-Bebenburg)男爵,在1870年后,通过汉诺威猎犬和提洛尔猎犬杂交培育了活泼、高贵的更轻的巴伐利亚山嗅猎犬。其它品种的犬由于不太适合当时的狩猎,饲养的人也就渐渐少了,因此巴伐利亚山嗅猎犬变成了专业猎人和猎场看守人的经典伴侣。
1912年巴伐利亚山嗅猎犬俱乐部在慕尼黑成立。这是唯一被认可的德国巴伐利亚山嗅猎犬俱乐部。
巴伐利亚山嗅猎犬勇敢,机警,灵敏,沉着,温顺,忠诚。
整体:巴伐利亚山嗅猎犬中等体型。被毛漂亮,肌肉发达,四肢强健、敏捷机智、嗅觉发达。体长大于体高,各部比例匀称。结构紧凑。
头部:头强壮,狭长。头骨相当宽,略拱。
吻部:鼻梁明显。鼻骨略弯。吻部够宽。下颌强壮。唇完全盖住嘴。鼻孔宽。
眼部:眼大小适中,深棕色或稍浅,眼睑有颜色。
耳部:耳高置,长度中等,根部宽,尖部圆,重。
颈部:颈部长度中等,强壮,稍有垂肉。
背部:巴伐利亚山嗅猎犬的背线从肩隆至臀部略向上斜,背部结实。
胸部:胸部非常发达。
腹部:腹部略向上收紧。
臀部:臀部长而直。
四肢:短而健壮,骨结实。
脚部:脚勺形,趾拱形,脚趾紧密。脚垫有颜色。
尾巴:尾根高,长度中等,垂到跗关节。举起与地平行或下垂。
被毛:毛短而浓密,平贴于身体,略粗糙。头上的毛和耳上的毛较精细,腹部、腿上和尾上的毛较长、较粗糙。
毛色:浅黄褐色,红黄褐色,深黄褐色(红棕色),淡浅黄褐色(淡黄色)到黑黄褐色;浅褐灰色像冬天鹿的毛色,或带黑色斑点。巴伐利亚山嗅猎犬背上的黑底色通常较为强烈。吻部和耳朵为暗色。尾巴通常带有黑色小斑纹。胸上允许有浅色的斑记(耀斑)。
FCI认可日期:1959/11/14
FCI犬种编号:217
FCI分组:
第6组:嗅觉猎犬和相关犬种组
第2部分:牵引(嗅)猎犬
FCI犬种标准生效日期:2017/8/22
FCI犬种标准信息待添加...
AKC品种分类:第9类FSS犬组
AKC临时认可品种,AKC暂未发布该品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