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秘鲁无毛犬
印加无毛犬
Peruvian Hairless Dog
秘鲁
公元前
伴侣犬
25-65cm
4-30kg
暂无数据
中型犬
原始犬
暂无数据
友善程度:
口水程度:
掉毛程度:
喜叫程度:
粘人程度:
体味程度:
饲养难度:
训练难度: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运动需求:
美容需求:
秘鲁无毛犬的被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毛型,但在头部、腿和尾巴的末端、背上有少量的短的毛发;另外一种是有毛型,这个类型的品种虽然有毛但极其短。这两种被毛类型的秘鲁无毛犬都有大中小三种体型。
通过秘鲁古代的陶器和纺织品我们可以看到,在前印加时代(公元前300年-公元1460年)秘鲁无毛犬就存在了。在前印加时代不同文化时期的陶器上我们都能看到秘鲁无毛犬的身影,如维克斯(Vicus)、莫奇卡(Mochica)、昌凯(Chancay)、受蒂瓦纳库(Tiahuanaco)帝国影响的昌凯,奇穆(Chimu)等。昌凯时期秘鲁无毛犬甚至取代了美洲狮、蛇或鹰等宠物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的伴侣,而且人们还把这些狗狗的尿液和粪便当做药物用于治疗。奇穆时期,人们认为这些狗狗会带来好运气,他们用狗狗身体的温度来治疗关节炎和呼吸系统疾病。
当印加被西班牙征服后,外国的犬来到秘鲁,这些秘鲁无毛犬与外国的犬杂交,慢慢地产生了三种不同体型的品种。而且这些犬的命运也慢慢的改变着,在山区这些犬会受到安第斯人的保护;然而在一些沿海城市,它们就没那么幸运,这些秘鲁无毛犬被认为是病狗、残疾狗,受到人类的遗弃与清理。
秘鲁无毛犬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怪异的犬种,由于它们的遗传特性,在同一个胎里会同时出现有毛小狗和无毛小狗的现象。鉴于这一特殊现象,不同时期的秘鲁人对它的好奇和态度显而易见。
1981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FCI大会上,在制定该品种第一个犬种标准的犬类学家埃尔曼诺·马尼埃罗(ErmannoManiero)的倡议下,秘鲁无毛犬正式被确认为一个秘鲁的本土犬种,FCI编号为310。这是秘鲁无毛犬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秘鲁无毛犬的认可并没有把有毛的亲属湮灭掉。从展示和繁殖的角度看,对有毛品种的认可有利于扩大遗传变异,提高品种的稳定性并吸引更多的育种者。最初申请注册的有毛品种必须是两只在种犬簿或育种记录上登记过的无毛犬的后代。而且,有毛的品种只能与该品种的无毛犬交配,或者也可与其产生的后代交配。有毛品种之间的交配是被绝对禁止的。
2001年,秘鲁宣布该犬种为国家遗产并对其进行了保护。
两种被毛类型的秘鲁无毛犬都有大中小三种体型。
小型:肩高25-40cm,体重4-8kg;
中型:肩高41-50cm,体重8-12kg;
大型:肩高51-65cm,体重12-30kg。
FCI认可日期:1981年6月30日
FCI分组:
第5组:尖嘴犬和原始犬种组
第6部分:原始犬类
FCI犬种编号:310
FCI犬种标准生效日期:2012年10月8日
FCI犬种标准信息待添加...
AKC品种分类:第8类混杂犬组
AKC品种标准执行日期:2011年1月1日
AKC犬种标准信息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