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9
魟鱼
魔鬼鱼
Potamtrygom sp.
魟科
热带
淡水
大型
45-200cm
24~27℃
6.5~7.5
暂无数据
观赏指数:
饲养难度:
观赏鱼市场上所说的魟鱼一般指的是淡水类魟鱼,海水类魟鱼正确的名字叫“鳐鱼”,极少有人饲养鳐鱼做观赏鱼。在生物学的分类系统中,魟鱼是属于软骨鱼类,而在动物分类学的系统中,魟鱼是属于软骨鱼纲的鱼类。其中,软骨鱼类包含了板腮亚纲和全头亚纲,而魟鱼是前者的成员之一。魟鱼凭借其优美独特的身形、华丽多姿的纹路,赢得了众多养鱼爱好者的追捧。目前市场上的魟鱼种类大概有10个品系,其中最常见为珍珠魟和帝王魟。
魟鱼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巴拉圭与亚洲的泰国,阿根廷、越南、新几内亚、中国等也有淡水魟鱼的分布。
体型:魟鱼大小一般来说是以体型直径来计算,体型可分为圆形和桃形两种 。
眼睛:眼睛位于背部、两眼距离十分接近,这样的眼部位置及构造,有助其观测身体上方其它生物的动静。魟鱼依眼睛大小构造之差异,可再分为大眼魟和小眼魟两大类。大眼魟的眼睛较大较突出;小眼魟的眼睛平贴于体表且不突起 。
PS:魟鱼的眼睛受光线的影响,瞳孔大小可自行调节:光线强时瞳孔缩小成U字型;光线弱时瞳孔放大成圆型。
鳃孔:呼吸器官,利用鳃孔盖的开启将新鲜的水流引入鱼鳃。
外鳃:作用与鳃孔相同,魟鱼外鳃最常见的为5对 。
胸鳍:演化成盘状,当鼓动成波浪状时可提供前进的动力 。
腹鳍:辅助胸鳍。
尾鳍:魟鱼不依赖尾鳍前进,仅提供转向,退化成相当小的比例 。
交尾器(公魟):魟鱼繁殖是采取体内受精的方式,公魟尾鳍转化为两只交尾器。幼公魟交尾器不甚明显,成细针状,随着成长,交尾器变长变粗并成卷曲状。
泄殖腔:雌魟的排泄与繁殖都是经由此器官。
腹腔:可观察魟鱼进食的状况是否正常 。
棘刺:魟鱼之所以被归为对人有潜在危险性的鱼类,是因为尾柄上的棘刺,可分为单排刺及多排刺,事实上这个棘刺并不是在掠食的时候使用的。它们并不会主动的利用有毒棘刺来攻击人,而是当它们受到惊吓的时候用来自卫的。
尾刺:带有毒性,边缘成细小的锯齿状,随着魟鱼成长一年将会有3—4次长出新刺来替换老刺。
尾刺有剧毒,被刺伤极易造成生命危险,捕捉换水时一定要带好防具。饲养过程中也应小心。
市场上常见的魟鱼种类大概分为9个品系:
简介:主要特征是体盘上有横多黄色大圆点。又可分为秘鲁珍珠魟、巴西珍珠魟、哥伦比亚三色珍珠魟。
简介:分为帝王魟与金帝王魟,其特征是幼体体色较浅,体型长大后会有颜色明显对比。
简介:可分为黑白魟、皇冠黑白魟、金点魟、特殊个体与变异(太空魟、甜甜圈魟等)。其主要特征是黑色的体盘,上面点缀白色圆点(通常呈3、2、1排列)。
简介:其主要特征是基底为浅黄色,纹路为黑色圆形斑点,部分斑纹没有规则,部分斑点呈现“8”字。
简介:体色为黑、咖啡色系,圆点较小且多而密,体盘边缘呈整圈的浅色细边
简介:分为巨型龟甲魟与钻石龟甲魟、梅花魟与黄金梅花魟。
简介:分为天线魟、苹果魟(中国魟)
简介:有湄公河巨魟、白边魟、老虎魟、军舰魟。
简介:有烟圈魟、迷你魟、花魟、泰鲁魟、豹爪魟、幽灵帝王魟、黄金黑帝王魟、巴西蓝蛇纹、古铜帝王魟、人工杂交魟等。
PS:每类魟鱼的纹路、特征都不尽相同,有些魟鱼会随着成长过程而改变甚至消失,加上有些杂交混种,产地的变化,个体变异等,使得分类上更加艰难。一般正区分魟鱼的种类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1.背部的纹路及底色。
2.眼睛的位置及大小。
3.尾部的长度、花纹、形状。
4.突刺的形状、列数。
4.体型:圆形或桃形。
魟鱼选购要遵循以下几点:
体盘:平整光滑,边缘无残缺破损,无黏膜覆盖,静止时平贴缸底或缸壁。
眼睛:水晶体透明清澈,明亮有神,无白雾状,眼窝不凹陷。
呼吸:鳃孔完整,呼吸频率规律,上呼吸道感染薄膜舒张正常。
尾巴:完整无断裂,反应迅速,甩动有力。
觅食:捕食力道强劲,动作迅速准确,吞咬迅猛。
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小型鱼会被魟鱼当成食物。常见的混养搭配为金龙鱼、红龙鱼等龙鱼品种。此外中大型的鲤科鱼类也可以与魟鱼混养。
魟鱼自然生存的环境中水是属于弱酸且软水性质,因此适宜魟鱼生存的PH值在6.5~7.5的弱酸到中性之间,水溫在24~27℃范围以內是最理想的条件,另外,应避免忽然间大量的换水。
魟鱼为肉食性鱼类,可投喂虾、泥鳅、小鱼、红虫或鱼肉切块等饵料。它们最喜欢的是红虫,在喂食时要留意避免喂太多。一般来说体盘直径不到l5cm的个体一天的红虫量在10g左右,30cm左右的个体则是4-5条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