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1
蝈蝈
哥哥、蛞蛞
Gampsocleis grafiosa
卵生
35-50mm
鸟类、螳螂等
暂无数据
观赏指数:
饲养难度:
蝈蝈是我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时代就被人们饲养了。因它能繁殖众多的子孙,故被古人视为兴旺的吉祥物。至今,民间还有在小儿摇篮边挂蝈蝈笼子的习俗。“蝈蝈”二字是谐其鸣声而得名。
蝈蝈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蝈蝈体色也各不相同。体色翠绿者,称为“绿哥”、“翠哥”或“三青蝈蝈”;体色黄中带白者,称为“糙白”、“白哥”或“草白蝈蝈”;体色紫红如铁锈者称为“铁哥”或“铁皮蝈蝈”。从体色价值来说,有“黄不如绿,绿不如黑”之说。
蝈蝈如按眼睛的颜色来分,绿眼又称翠眼;黑眼又称墨眼、乌眼;红眼又称赤眼、朱眼、珊瑚眼。以眼色价值来讲,也有“绿不如黑,黑不如赤”之说,其中尤以“红眼翠哥”与“黑眼铁哥”为好,因为它们颜色艳丽,色彩调和,令人青睐。
此外,在端午节后出现的蝈蝈称“夏叫”、“夏哥”,声音低弱;在立秋后10天出现的蝈蝈称“早叫”、“秋哥”,叫声洪亮;在晚秋后出现的蝈蝈称“冬虫”、“冬哥”,叫声柔弱。
雄虫体长35—40毫米,雌虫体长40一50毫米。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褐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褐色。雄虫翅短,具发音器;雌虫只具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三对足的腿节下缘具黑色短刺并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走晕纹。
蝈蝈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过冬,成虫或若虫喜栖息于谷物田间或灌木丛中。喜食豆科植物的嫩茎与嫩果实。
蝈蝈的卵为淡褐色,长6—6.2毫米,宽1.6~2.1毫米,外壳坚硬。当年所产之卵全部都在表土层越冬,第2年4月天气湿润,卵迅速膨大,长增加44%—58%,宽增加93%~125%。孵化时卵壳破裂,虫体在另一层膜内蠕动,最后破膜而出,历时约2个小时。如天气干旱,卵期就延长到隔年孵化。卵期一般为244—270天。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虫共要蜕6次皮。蜕皮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再是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最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蝈蝈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经1~2周开始交配,历时30分钟左右,直至雄虫排出乳白色直径达10毫米的黏性精托,并附着雌虫生殖器内外,才算结束了交配。这时雌虫腹部向前弯曲,并用口咬食精托,将精子挤入贮精囊中,不取食精托则不能产生受精卵。蝈蝈一生可以进行多次交配。雌虫交配后2~3周就开始产卵,产卵期很长,怀卵后体重可增加3倍左右。产卵时腹部向上提,产卵管垂直插入土内,产卵瓣上下蠕动,将卵分批分散地产于土中。产完一批卵后抽出产卵管,用力向后弹土,封闭住产卵孔,再继续产卵。白天产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开始产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结束。每只雌虫产卵200~440粒,每粒卵重14毫克。雌雄成虫寿命近似,一般都为80一90天。进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虫就死亡了。
蝈蝈属杂食性。食肉性强于食植性。天然蝈蝈主要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蝈蝈只有在没有昆虫吃,饿急了时才会吃植物。蝈蝈如果同种放在一起,通常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的时候居多。
蝈蝈在我国分布很广,按产地来分类,可分为北蝈蝈与南蝈蝈两大类,北蝈蝈优于南蝈蝈。北蝈蝈又分为京蝈蝈、冀蝈蝈、鲁蝈蝈、晋蝈蝈。
又叫燕蝈蝈。主要指北京山区和郊区的蝈蝈,北京人爱讲究西大山和东大同的蝈蝈。
最有名的是安子沟的大山蝈蝈。北京以产黑色大铁蝈蝈著称。
河北山区,每年蝈蝈产量大。以中小身量的草白(糙白)山青蝈蝈为多,间或有少量铁蝈蝈与绿蝈蝈。河北省蝈蝈以易县为主,名气最大。
主要指山东北部为主的地区,鲁蝈蝈又以绿蝈蝈为主,但头项部局部有泛红褐色的边纹,也有个头较大的。还有少量的草白和山青等中等身量的蝈蝈。
山西作为主产小蝈蝈的地区,气候有些干旱,多产中小身量蝈蝈,以小个为主的山青、草白蝈蝈以及少量的铁蝈蝈。晋蝈蝈的特点是皮实好养,皮粗翅厚,叫声响,尤其以宣化蝈蝈最为出名,它耐干旱,生命力特别强。
从观赏的角度按体色分类,蝈蝈可分为五类:绿蝈蝈、黑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异色蝈蝈。
绿蝈蝈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农作物区。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绿脸红牙,绿腿绿肚,红眼棕须,一双金黄翅(前翅膀侧区为鲜绿色)。绿蝈蝈翅薄,一般叫声偏高,但鸣声没有黑蝈蝈那样响亮宽厚。
黑蝈蝈又称铁皮蝈蝈,通体都是青黑色,像铁皮的颜色,故又称铁蝈蝈。主要生长在北京郊外的山区,又以西山为主。正宗黑蝈蝈个大,皮坚翅厚,通体青黑色,紫蓝脸,红牙,粉肚皮,白、黄、深褐翅,黄绿膀墙,褐色前翅背,前翅侧区斑黄绿色或黄色,黑青腿,棕须,黑眼或棕眼。体色随时间、年龄的增大而加深,直到全身黑亮似铁,鸣声强劲有力,响亮,宽厚。一虫呜叫能盖过群虫的鸣声。一膀一膀地叫,沉着而稳重,有大将风度。
多在夏秋出现,生长在低山丘陵、灌木杂草间及干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体色以灰绿为主,色淡且杂,头项腹腿之色也不怎么统一。山青蝈蝈肚色有绿、黄、白三种,是庄稼地里最常见的普通蝈蝈,不被爱虫者重视。
多在晚秋时出现,生长在山坡、丘陵、田边、地角、灌木杂草之中。通体色杂且淡,介于绿褐之间,似浅淡枯草灰白色,故名草白。天然草白蝈蝈因蜕皮较晚,故深秋长寿者较多,体质不错,皮实易养。
蝈蝈体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与黄绿色,经过长期各地环境的影响与个体变异,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见的中间色、过渡色,这就是奇特的异色蝈蝈。主要有:
生长在北方燕山山区,红头紫脸,紫红脖项(红前胸背板),褐红腹背,粉红肚皮,紫红腿,红须、金黄翅,前翅侧区(俗称膀墙),鲜绿色,布满翡翠绿斑,个头也较大,鸣声响亮,强劲有力,长寿耐干旱,体色极美,实为罕见。
生长在北方的太行山区,褐黄头,蓝脸红牙,褐黄脖项,黄腿黄肚黄须,金黄翅,唯膀墙翠绿,通体褐黄闪金光,鸣声宽厚低沉,苍劲有力,就像金光闪闪的盔甲在闪烁。这样的通体褐黄蝈蝈几十年也难遇一个,甚为稀罕。
生于河北固安大提及鲁北,它是由绿蝈蝈演变而来的,其绿色特殊,通体呈蓝绿色,与一般绿蝈蝈体色有明显的不同。蓝绿头,个体肥大,鸣声响亮,调高音脆。蓝绿蝈蝈更是少见,纯正天蓝更是难得。
生长在河北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坡地,是由褐黑山蝈蝈演变而来的,虫体分为五种颜色,棕褐头,蓝脸红牙,红褐脖项,棕胸花腿绿肚皮,金黄前翅,绿膀墙,深紫色腹背板,虫体身披五色,各部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很是难得。虫体大,色足,皮坚翅厚,鸣声响亮,雄浑有力。
生长在晚秋北方的丘陵沙砾荒地,由草白蝈蝈演变而成。体色很浅淡,微微带有灰褐淡绿之色,远看白色,白项、白胸、白肚、灰白腿、只有翅膀呈淡棕色,淡绿膀墙,银装素裹,个头中等,鸣声细脆而悠扬。
体形粗壮,中等偏大,体长35—40毫米,野生蝈螽的体色通常为草绿或褐绿色。头大,前胸背板宽大,似马鞍形,侧板下缘和后缘镶以白边。叫声:“极一极,极一极”。
体形同于优蝈螽,翅面具草绿色,条纹并布满褐色斑点,呈花翅状,故也称“花叫”。叫声:“吱拉,吱拉”。
体形偏小且娟秀,翅薄呈半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妇人纱裙,故有“姐儿”之尊称。叫声:“甲、甲、甲”。
体形中等,虫体大部分为草绿,头部背面黄褐,叫声:“丝扎一丝扎”,接近纺织娘,故有“小姑娘”之美名。
是一种常见种,体形小,体色为绿色和褐色两种。叫声:“咝一咝”,中间有小停顿。
体形与草螽相似,体色艳丽,深绿或黄绿色。叫声:“齐一齐一”,可连续呜叫。